離開科大到竹科的新生活,持續於產業研究,努力維持親友,物理,音樂,論文的樂趣 (昔日教學奔波的資料請看http://chungjenou.blogspot.tw),最新訊息http://crouemt107.blogspot.com/,成果表列請搜尋 "Researchgate Chung Jen Ou"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鍾逸人先生過世
鍾先生是多年認識的長輩,最近辭世。鍾先生從年輕時中華民國的擁護者變成積極的台灣獨立倡議者,這有當時複雜的歷史背景原因還有他經歷的心路歷程,不完全是膚淺的報導所說的。很多事情有複雜的原因形成。二次大戰後,在那個戰亂與國家認同混亂的年代,沒有身歷其境深受委屈的人,無須多言評議。即使號稱專業人士,也常會因為意識形態以及政治市場需求加入自身的擴大詮釋導致失焦。其實就是一位長輩的一生,走的路跟大部分的人不同。這裡是中華民國自由台灣,所以我們都尊重大家不同的想法。我的親友中,各種光譜都有,有極統有極獨,從騎牆派到堅定派還有與世無爭派都有😄。政治理念就類似宗教信仰,但比信仰稍微好一些,就是仍有檢驗的機會 - 不傷害他人而能尊重個人意志是唯一的標準。我家小孩的政治理念就跟我大異其趣,太好了。角度不同,看到的外型與形狀就不同。但能接納不同,國家才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可長可久。感謝鍾先生多年來對我家人的關心與協助。祝福鍾先生一路順風,也祝福所有不同理念的人,都能夠以理服人,共同安然過完充實的人生,人間不再有爭戰。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20000042-260407?chdtv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照片搞錯了!
整理書箱,翻到德威出版社【經濟學經典】這本書,回味一下。年輕時有協助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撰寫Fortran & C語言分析經濟模型。那時因為在清華專攻數值模型,所以將流體力學到多物理分析的偏微分方程式的熱誠,應用到經濟學模型還有城市演化的分析,懷念的快樂時光😁。
今天翻到這本書第26章【壟斷競爭理論】的章節中,看到介紹Edwards Chamberlin相片,這不是Von Neumann嗎😱?趕快翻回第17章【博議論與經濟行為】,會心一笑這邊照片是對的,但姓名又拼錯😂。寫信請出版社更正吧,別讓後人認錯人了,要呵呵做歹記。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國立美術館失望的夜間巡禮
今天傍晚跟太太開車散心,還臨時買了肯德基(提前過白色情人節)😃,之後就到美術館來散步。原本想說來散散心順便欣賞一些戶外作品,回味之前在日本的情境,結果在美術館戶外看到的展示環境,整個佈置跟氣質真的是有待改進😨。戶外展示品沒有被照明光源照射出來要表現出來的藝術本質,園區的路燈也要亮不亮,黯淡無光。有些投射燈的角度跟方向也歪斜錯誤無人維護調整,光譜顏色氣氛也令人失望。我們這邊要要走向國際化或是更精緻的文化生活,還需要一段時間。
隨手拍了一張櫻花跟天上的金星的合照,氣氛不對,全都不對🙈。
繞了園區一圈,有些照片拍出的效果,是因為手機有自動增加曝光,所以看起來好像比較明亮,實際上現場都是暗黑詭異,真的是不符合國美館應有的氣質。安排夜間的展覽,可以讓白天無法享受美術館作品的國民,在下班時刻有些許品味的機會。藉由適當的藝術品的陳列,也可以讓平日沒有時間過來欣賞的人,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的安排下,享受與欣賞一些推廣的藝術創作,增加國內外藝術家與市民互動的機會。雖然不太願意這樣講,不過看起來公務單位5點下班的心態還是要改進,請多多思考民間企業24hr超商的經營理念吧。
唯一在美術館裡面明亮充足的作品,竟是春水堂的招牌,真的是有些諷刺。
回到正門區,下一個展覽的檔期,也沒有清楚的陳列出來,如果要走向國際化與推廣,應該要有更鮮明與更主動推廣的主題意象,只能說,還真的有一段長遠的路。
站上小平台,隨手拍了一下整個區域,整個地方幾乎沒有規劃與安排夜間的展示佈局。讓夜晚的行人可以參觀體會的藝術品,頂多就是只有一個在半空中一個人頭。而這個托腮沉思的作品,看到我的抱怨,想必應該也是很無奈吧...
最後離開之前拍了1棟大樓上面的天狼星,連獵戶座也都黯淡無光🙈。
to be update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香山濕地的日落 - 金星與木星逐漸分道揚鑣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同事婚禮,想到我家小孩的婚禮 😱
起:今天參加同事Eason在台北萬豪酒店的Garden Villa舉辦的西式婚禮,幸福溫馨的場景💖
- 經典力學的拉格朗日體系和哈密頓體系的建立,都是根據最小作用量原理(變分原理),通過變分法得到拉格朗日量所需要滿足的方程。
- 兩種研究觀點:
- 第一種觀點:在兩點之間有無數條曲線能夠描述運動,需要找到的是變分為0的最穩定的那一條曲線,來讓定義的作用量(拉格朗日量)在時間上的積分為最小。
- 第二種觀點:同樣是拉格朗日量在時間上積分,但完全可以假設路徑只有一條是完全確定的(軌道),而要做的就是把滿足這條路徑的拉格朗日量在時間上積分。
- 第一觀點是利用最小作用量原理解出拉格朗日方程,再利用拉格朗日方程來尋找軌道等力學量的力學體系。第二觀點是利用運動軌道滿足的拉格朗日量來直接定義出作用量,研究作用量本身的力學體系。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技術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
- 策略:為達成最終目的,所訂定的大略計畫方針。
- 戰略:為使策略能夠成功,所訂定的個別、具體計畫。
- 戰術:為使作戰能夠成功,於現場使用的手段、方法。
「技術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係指一項科技發展的進程,從基礎原理發現到產品實際商轉,可劃分為9階段:
- TRL 1-基礎原理發現:此階段為TRL最初等級。科學探索開始轉換至研究開發(R&D)階段。著重與科技相關基本性質之研究與探討。目標在於驗證相關技術之基礎原理。
- TRL 2-技術概念成型:基礎原理被驗證後,相關應用導向之概念被提出。此階段所提出之概念為創新發明,但其可行性尚未有任何科學之驗證。
- TRL 3-關鍵功能可行性測試:進入積極研究開發階段,此階段包含解析及實驗研究。著重各元件與個別技術之開發。目的為以實驗方法證明解析法之預測。
- TRL 4-元件整合驗證:在實驗室環境下驗證由基本元件(技術)組成之小尺度模型。此模型僅包含少數重要元件,重點在於測試個別元件整合後是否可正常運作,並且評量模型與目標之差異性。
- TRL 5-準系統於相似環境測試:系統由基本技術元件整合。此為高真實度系統,各方面皆已近似於最終系統,唯獨在尺度上為縮小版之實驗室尺度。此階段研發著重於相似環境下測試準系統之可靠程度,分析相似環境與真實環境對準系統所造成之差異,以及對最終系統有價值之重要實驗結果。
- TRL 6-原型於相似環境測試:接近真實尺度之模型(原型)於相似環境下進行測試。此為技術展示階段。著重於測試並展示系統技術,並分析對最終系統有價值之重要實驗結果。
- TRL 7-全尺度模型於相似環境測試:系統已近似最終設計,著重於全尺度模型之測試,,唯測試環境仍為相似環境。
- TRL 8-真實系統展示:全尺度真實系統通過真實環境之測試。處商業化前置階段。
- TRL 9-系統商業化:系統成功通過試運轉並進入商業化階段。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やせいのかぜ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陪病趕計畫書中,之前用了ChatGPT寫了一段,質感不如預期,還是要自己寫才實在...
陪病的過程中,電視NHK上看到一個很清秀的女性【小川さゆり】在作證,網路上查了一下原來是目前還蠻重要的一個議題【宗教二世】。在台灣也是有很多宗教迷信的問題,大家不妨關心。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Titus - Bode Law - 仍在追夢或接近解密?
2016年約旦大學有一篇Researchgate的報告"Applying Titius-Bode's Law on Exoplanetry Systems",摘要如下:"我們報告了 Titius-Bode 定律在包含四顆或更多行星的 43 個系外行星系統上的應用。由於大多數這些系統的行星都位於緊湊的區域內,延伸範圍小於水星的半長軸,我們發現有必要在每種情況下按比例縮小 Titius-Bode 定律。在這篇簡短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整個集合中三個系統的範例計算。結果表明,所有研究的系統都在高精度地驗證法則的適用性。因此,我們的研究實際上驗證了 Titius-Bode 定律的尺度不變性。這項研究的結果除了能夠診斷可能的偏差原因外,還為根據 Titius-Bode 定律預測系外行星的位置建立了信心。"😲
看來要花個時間拜讀一下了解真假😏,不過這篇應該沒有經過Peer Review,也不是Formal Journal/Conference Format,需要客觀謹慎研讀。
關於Titus-Bode 假說,目前除非有新的證據與論述,不然正規的天文學已經排除這個假說的可能性。但是這些年都持續的有研究人員繼續研究,畢竟部分星體展現的巧合(?)很難令人完全放棄,而且數學式子的簡易,讓人想起費馬定理證明的追逐夢,但事實證明費馬定律的數學遠超過那個時代 - 費馬的書緣註記說到他的"絕妙證明",300年來迷惑了許多人。Titus-Bode是否也如此?
昨天到高雄把小兒子的宿舍家當都搬回來😱,把一些以前教學用的焊槍,電子元件還有手推車留給兒子的室友們。祝福他們同學繼續在高雄師範好好的念書。等小兒子確定完成CCS國外的申請程序後,五月再一起來拜訪學校的老師,謝謝他們之前的指導也希望日後能夠持續的支持。
to be continue...
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南寮漁港追2022E3 彗星二三事
日前跟太太到南寮漁港,想要去看看彗星。遇到三三兩兩的幾群人。第一群應該是一個爸爸還有一對兒女,在防波堤的平台上面就在聊天關於星座還有彗星的事情。沿著防波堤迎面過來就有三四個年輕男女,好像就有在聊到天文社的事情。再繼續往前走,有一個男士架好三角架與相機,朝著北方在等待雲散之時。輕鬆地跟他打招呼問說是不是來拍彗星的啊?是啊,不過天氣不好啊,對啊,碰運氣吧,祝好運。就是尋常天文愛好者之間的問候。繼續往前走,跟太太看著天上的雲,的確雲層很厚,就跟天文社的群組裡面說南寮漁港這邊看起來也不太妙。原本想要跟我們過來會合的前社長,原本要帶著她的小孩來漁港,只好就請她待在家裡面,輕鬆輕鬆的看是否有Live轉播。
趁機會跟太太聊天談心,跟以前一樣觀星時的分享人生,聊到了許多最近發生的事情,小孩,工作,家庭,長輩還有未來的方向。持續地往前走到防波堤轉角角落的地方,有一群年輕人靜靜地坐在那個地方。但是很奇怪,他們幾個人沒有在聊天,就坐在那個階梯上面,印象好像也沒有特別的滑手機,不知道他們是否正在對大海進行冥想。近年來時常看到年輕人會冥想。過馬路,吃飯,跟家長吃飯都會。尤其是以前當老師時,上微積分,化學,物理還有一些電子的課程時,有些年輕人特別會冥想😵。
南寮漁港剛好是飛機的航道,所以一直看到很多的飛機飛過來。有些飛機穿出雲層,不同顏色的飛機探照燈照射在雲層上面,散射光造成一些奇怪的色彩混合。我拍的幾張照片看起來還真的有點像彗星,只好跟以前的社友們畫虎爛說拍到這麼大的彗星,而且剛好還是綠色,就是這一次2022E3彗星的彗尾特色。我想到好幾年之前應該是1996年吧,那時候跟太太一起還有天文社的社友在塔塔加那邊露營,看到非常有名的百武彗星。我印象半夜時,整個彗星的長度,如果細看可以延伸到超過全天100度的幅度,真的很震撼。可惜那時候沒有智慧型的手機,拍攝的底片也沒有好好的保留下來,有些可惜。後來幾次看到都只是小彗星。下面是1996年天文社友紀書煌先生的手稿 ,三百年之後,也許可以跟伽利略的星空筆記齊名😍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竊國大盜」是百年之冤,袁世凱才是中華民國的國父 - 有趣的觀點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