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對之前團隊還有客戶的承諾。 另外今天天氣超好,雖然無法像上周一樣衝到鳶峰,但剛剛先把望遠鏡的架子架設起來,等與大兒子一起聚餐完後回來開始在拍一些星雲吧,今天是新月。
離開科大到竹科又回到台中工業區的新生活,持續於產業研究,努力維持親友,物理,音樂,論文的樂趣 (昔日教學奔波的資料請看http://chungjenou.blogspot.tw),最新訊息http://crouemt107.blogspot.com/,成果表列請搜尋 "Researchgate Chung Jen Ou"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2025力學會議紀念論壇
今天安排前往新竹處理計畫相關事宜,同時發表對陳教授的感念之言。第一篇說明緣起35年前的基因搜尋法+邊界元素法的研究方法,目前深化應用於目前在量子點計算的最新應用,將發表於期刊。以下為紀念文章的第二篇:
「初次拜見陳老師,是1991年在清華研究發展處。那時我剛從逢甲機械系考上清華動機所,自信滿滿地拿著成績與作品去叩門,卻被婉拒。多年後我才明白,那次拒絕,其實是我學術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讓我懂得謙卑,懂得從最基礎做起。後來我再次鼓起勇氣帶著厚厚的《劇變論》去見老師,滿懷理想地闡述我的想法。老師靜靜聽完,只微笑地拿起筆,畫了一個圓孔,要我用手以有限元素法計算應力集中的數值,並說:「研究要從最基本開始,基礎不好,不要好高騖遠。」這句話,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銘。進入實驗室後,老師不僅教理論,更教方法與態度。記得他要我們將計算結果手畫在方格紙上,說:「人生至少要有一次,用手去畫出自己的成果,實際感受應力與應變場。」每次的實驗室週報,老師針對我們報告過程的檢討,那種對細節與毅力的要求,讓我明白「實踐」與「思考」的平衡。第一次幫他準備演講投影片時(當時還是使用 3M 的透明投影片),他親自示範如何用立可白修邊,只為讓投影片上的積分公式影像乾淨不留陰影。老師在許多細節中,持續教導我們實驗室的學生,理解「工程的美感」的培養,是在嚴謹與細膩之中獲得的。
我的碩士論文主題為〈接觸問題之形狀最佳化〉,與陳老師共同發表於 Computational Mechanics(1995)。那篇研究結合邊界元素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與遺傳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試圖在非可微空間中搜尋 Hertz Contact Problem 的最佳化形狀──這在當時是極具前瞻性的嘗試。老師引導我將數學模型化為思考哲學:不被梯度侷限、不懼不連續的道路。有時不可微的路,才會通往真正的全域最優解。這個思考,不只是對演算法的提醒,更是對人生的啟示。老師的教育就像一個「Transformation Matrix」,能把學生的思維從單一維度轉換到更高的座標系。他教我們,理論與現實之間的邊界,就像邊界元素法中的接觸面,要理解、要平衡,更要誠實面對。老師曾說:「你無法騙過學術界的大眾,能騙得過的是那些沒人閱讀的文章。」不論我在教育界,或是走入產業界,帶領研究團隊時,總會想起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研究不是炫技,而是收斂。」如今我才深刻體會,真正的創新並非擴張,而是凝聚、理解與落地。
老師的一生,就像一個不斷演化的演算──研究的主題歷經無數次選擇、改變與昇華,最終收斂成一個充滿智慧與仁心的最優解。最後一次與家人學長拜訪他,是在新竹他與師母的傳家居,聽他與師母談家園的溫馨點滴,眼中依然閃著對知識的熱情。之後得知老師如同遠去的彗星離開塵世,那份突如其來的靜默,讓人怔然。老師傳給我們的不只是計算力學的知識,更是一種精神:嚴謹的邏輯、真誠的態度、與不妄自菲薄的信念。這份精神,像遺傳演算般在我們心中延續與再生。而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將持續在各自的領域裡,努力讓這份精神收斂成永恆的傳承 -
那,就是我們對恩師最深的致敬。」
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AI的影像處理
母親過世,最近有空會更新紀念母親的紀念部落格還有處理以前家中的老照片。現在AI的影像處理技術真的很進步,Bring back the old memories。當然對於定性的影像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應用於科學定量的影像,就需要商榷。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回程加場放映NGC1893
從鳶峰回來意猶未竟,獵戶已經高昇,心想拍個比較特別的就讓S50慢慢積分吧。早上起來時,已看到東方的下弦月向早起的人們說早安,換她要休息了。我為何哪麼喜歡星空呢?因為嫻靜規律的美啊。
原本昨天要挑戰女巫星雲跟比對之前平地拍的效果,但因為提前離開獵戶座才剛升起(其實有些可惜,鳶峰現場一直有人用雷射筆教學真的不應該)。下次有空再到山上拍拍看能不能拍出法櫃奇兵約櫃精靈的效果。
昨天天文同好有提到流星也提到的Rankine Hugoniot condition,那一章節是熱流組燃燒的噩夢之一。不過因為死的很快,所以噩夢不長。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25年11月9日 星期日
華生11月6日離世,DNA三杰中與可以繼續於群星中相互爭論☝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DNA的雙螺旋結構提供解開生命的Key Hole。 羅莎琳細心的51號照片分析,華生的奔放思想,克里格的內斂嚴謹,三重奏譜出萬世受益的DNA樂譜。當然成仙的羅莎琳已經可以不受世俗的限制,直接開罵混帳華生要還她公道,相信華生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討沒趣😂 - 世人欠羅莎琳太多。
母親喜歡的CD
小時候就常看到母親喜歡卡拉絲的黑膠唱片。今天整理出來CD放到追思區中。其他的CD將由我保管。尼布龍根的指環😆。另外一幅書法寫的詩篇,目前打算放到頂樓房間的天文區陪伴日月星辰。
2025.11.12補上母親的紀念部落格 https://takasumiko.blogspot.com/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11月4日是家人的懷念紀念日
2 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3 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難愁苦。
4 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的靈魂!」
5 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神以憐憫為懷。
6 耶和華保護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
7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
8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
9 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
10 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受了極大的困苦。」
11 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
12 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
13 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
14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
15 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
16 耶和華啊,我真是你的僕人;我是你的僕人,是你婢女的兒子,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
17 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
18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在耶路撒冷當中,向耶和華還我的願。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12 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
13 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
14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
15 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
16 耶和華啊,我真是你的僕人;我是你的僕人,是你婢女的兒子,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
17 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
18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在耶路撒冷當中,向耶和華還我的願。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台灣天文攝影前輩林啟生學長的照片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