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半夜起來唸書 - 工程師的時間慣性

起:小周末開車回台中的路上,覺得今夜應該可以拍一些星座,先與家人吃完自家的小火鍋後,陪太座到LaLaPort逛了一下創意小物,看到有趣的小彈珠台還有象棋 - 原來是木匠兄妹的,小朋友小學時期我們班級活動常去的后里趣味園區。網路上有討論關於西洋棋A與象棋B的對弈,四種組態中都是象棋獲勝 - 異種棋爭是否還有后翼棄兵的棋局?不同的演算法A𑁣B在整個棋盤上,個別模組的算則要如何評量與重寫?Entropy & Hamiltonian量的變化為何?



承:今天要拍甚麼呢? 查了一下星空地圖,安排一下M47附近的三個星體好了。定位好積分範圍確定開始掃描,後後就先去休息,讓小機器獨自運作。半夜2:30起床察看,昏暗的燈光下讀書,如同國高中時期的苦讀,但也有與神人遨遊的樂趣。在書齋看著外面的小望遠鏡閃爍著紅燈,努力的進行積分。外面寒冷,但我躲在有暖爐的小桌下,研讀將OLED的Master Equation改寫成描述QDEL的形式。天空半夜飄來低空雲層,讓S50積分掃描出來的影像,雖差強人意但仍非空手而回。但至少三個星體都有曝光出來,也有看到部分星體中的細節。注意到M46旁邊有一個小的行星狀星雲NGC2438,我之前以為是對焦的問題,後來才確認 ,是個中心為表面攝氏溫度75,000白矮星的有趣天體。佩服神人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於1786年發現它,視力真好啊!另外Herschel竟然也是音樂家。交響曲17號,典型的海頓風格。當時的天文學家大多認為數學音樂宇宙神學四個之間的和諧。現今的我們看到最新的宇宙的影像還有方程式的美麗,應該還是心有嚮往一個Rational Explanation。





轉:桌上的馬克杯是之前去名古屋科學館買的星座馬克杯,擺上兩本日文的天文書,一本1990年的天文數值分析,一本是去年到大船おおふな的Bookoff買的理論的書,推導了一些方程式,到半夜4:00竟然有同事還沒休息,傳來CES2025的資料 - 勸他要早點休息,身體與家人最重要,這是最近聞訊多位師長同事身體微恙,甚至離世的心情。方程式是永恆的,但在那之前,推導出來的工程師,要好好的活著完成使命💪。


合:整理書架,找到30年前大學時常騎著愛車「王牌」上山下海的照片 - 當時沒有戴安全帽的規定,想起來還真大膽。年輕時喜歡跑來跑去,到合歡山區,新中橫露營,環島觀星,充滿許多回憶,倒是太座抱怨王牌的後座坐起來不舒適 - 沒辦法,窮學生當時只能將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